无论气相色谱仪怎么发展,各种型号的气相色谱仪都包括六个基本单元。
即(1)载气及其流速控制系统;(2)进样系统;(3)色谱柱系统;(4)检测器系统;(5)记录器系统;(6)温控系统。
在刑侦检验技术工作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简测器(FID)、氮磷检测器(NP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电子浦获检测器(ECD)等。
各单元功能1)气源系统:气源分载气和辅助气两种,载气是携带分析试样通过色谱柱,提供试样在柱内运行的动力,辅助气是提供检测器燃烧或吹扫用,有的仪器采用EPC系统对气流进行数字化控制。
2)进样系统:进样系统的作用是接受样品,使之瞬间气化,将样品转移至色谱柱中。
有些仪器还包括试样预处理装置,例如热脱附装置(TD)、裂解装置、吹扫捕集装置、顶空进样装置。
3)色谱柱柱系统:试样在柱内运行的同时得到所需要的分离。
色谱柱一般有填充柱和毛细柱两种,其中填充柱多为内径0.2—0.6厘米,长1—6米,呈U型或螺旋形的玻璃或不绣钢材料制成的色谱柱,内填装有各种不同极性的固定相,如OV—17、OV—101、SE—30、SE—54等;毛细柱一般为内径0.05—0.53毫米,长10~50米的熔融二氧化硅制成的色谱柱,其内壁均匀涂布了各种不同极性的固定相,一般用圆形框架绕成圈状,以放人GC柱箱中。
4)检测系统:对柱后已被分离的组分进行检测,检测器的作用是指示与测量载气流中已分离的各种组分,即检测器是测定流动相中的组分的敏感器,因而是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之一。
有的仪器还包括柱后转化(例如硅烷化装置、烃转化装置)。
5)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采集并处理检测系统输入的信号,给出最后试样定性和定量结果。
6)温控系统:控制并显示进样系统、柱箱、检测器及辅助部分的温度。
所有的气相色谱仪都需包括以上六个基本单元,其功能都相同,差异的只是水平的配置,因此全面了解各单元的组成功能对仪器使用、开发及故障的分析排除都是必要的。
下面分别介绍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柱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工作原理原理是混合气体中的各种成分通过色谱柱的速度不同。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
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Lambert-Beer定律:A=εbc,(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液池厚度,c为溶液浓度)可以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你可以用三种农药的波长在某溶液中的最大、最小吸收波长。
配制溶液-在光谱检测项下进行-调整检测光谱范围及速度--扫描光谱图--吸光度最大处对应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最小处对应的波长为最小吸收波长。
ecd检测器放射性的危害
ecd是灵敏度最高的气相色谱检测器,同时又是最早出现的选择性检测器。
由于它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也是放射性离子化检测器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药,环保,金属鳌合物及气象追踪等领域。
仅对那些能俘获电子的化合物,如卤代烃、含N、O和S等杂原子的化合物有响应。
主要用于分析测定卤化物、含磷(硫)化合物以及过氧化物、硝基化合物、金属有机物、金属螯合物、甾族化合物、多环芳烃和共轭羟基化合物等电负性物质。
另外也能分析1ppm氧气,采用化学转化方法,使其具有强电负性的衍生物而扩大电子捕获检测器使用范围。
日常维护:
1、要保证载气的高度纯净;应该使用脱氧管和除水装置,并及时更换。
2、操作温度不应太低。操作温度为250~350℃。无论色谱柱温度多么低,ecd的温度均不应低于250℃。
3、在分析样品时要保证样品净化,尽量减少样品污染检测器,如果样品较“脏”最好用高温度烧检测器并用高流量的尾吹气吹扫。
4、关闭载气和尾吹气后,用堵头封住ecd出口,避免空气进入。在不使用ecd时,必须使用死堵将ecd的口堵死,防止被氧化。
5、载气及尾吹气的流速之和一般为60ml/min.。
6、如果ecd被污染,可以用高温烧,或者用氢气还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