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
(这是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物点(要拍摄的主体)离开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点(透镜的成像)离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物点和像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物距的改变像距也随之变化,当物点处于无限远时此时对应的像点叫焦点,焦点离开透镜的距离叫“焦距”。
物距、像距、焦距的关系可近似的用:1/像距=1/物距+1/焦距的公式表示。
对焦为当物点不同时要想清晰成像必须移动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相对距离的过程。
镜头的焦距一般用毫米来表示,例如我们常说的35mm的镜头,50mm的标头,135mm的镜头等等。
镜头根据它的焦距可以分为广角镜,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等等,其实这是根据镜头的防大倍率来决定的,更准确的说是根据镜头的视角,在35mm胶卷里,50mm的镜头的视角相当于人眼的视角,也就是说防大倍率为一,我们把它称为标头。
请注意:根据“1/焦距=1/物距+1/像距”的公式,不同的底片其标准镜头不同。120胶卷的幅面大于135胶卷的幅面,所以120相机的标准镜头是75mm。目前数码相机的镜头划分一般参照35mm系统。
而焦距小于它的称为广角镜头,而焦距大于它的则称为长焦镜头,另外还有很多变焦镜头,它通过镜头各组件之件的变化来改变焦距。
小于20mm为超广角镜头,在24mm到35mm为广角镜头,50mm为标准镜头,80mm至300mm为长焦镜头,大于300mm为超长焦镜头。
由于目前的镜头一体化数码相机较容易做出焦距较大的镜头,因此数码相机的长焦划分标准要相应提升,指拥有200mm以上焦段镜头的数码相机。
如果以光变倍数来计算的话,则为七倍光学变焦以上的数码相机。
75mm定焦镜头拍摄距离
拍摄人像合影推荐使用适马18-50mmF2.8DCDN或索尼16-55mmF2.8G作为主力镜头,预算有限时可选择索尼FE50mmF1.8。
具体选择需结合拍摄场景、预算及画质需求,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变焦镜头:灵活性与画质兼顾适马18-50mmF2.8DCDN。
核心优势:恒定F2.8大光圈覆盖18-50mm常用焦段,重量仅290克,适合旅行或日常拍摄。成像锐度接近索尼GM镜头水准,视频创作时呼吸效应控制优秀。
适用场景:合影时可通过广角端(18mm)容纳更多人物,中长焦端(50mm)压缩背景,虚化效果自然。
索尼16-55mmF2.8G
核心优势:标准变焦镜头中画质顶尖,防尘防滴设计适合户外使用,恒定F2.8光圈保证弱光表现。但重量约465克,价格较高(约6500元)。
适用场景:专业级合影拍摄,需兼顾画质与灵活性时优先选择。
二、定焦镜头:性价比与虚化效果索尼FE50mmF1.8。
核心优势:重量186克,F1.8大光圈可拍出柔和虚化,适合人像特写及暗光环境。价格亲民,是APS-C画幅相机的高性价比选择。
局限性:等效焦距约75mm,拍摄多人合影时需后退调整距离,构图灵活性较低。
适马56mmF1.4DCDN
核心优势:等效焦距约85mm,人像肖像特写表现优秀,虚化层次丰富。
局限性:焦段较长,拍摄合影时需保持较大拍摄距离,可能限制场景选择。
三、拍摄技巧补充焦段选择:合影时建议使用35-50mm等效焦段(APS-C画幅约23-35mm),避免广角端畸变或长焦端空间压缩过度。构图方法:采用三分法构图,将人物眼睛或面部中轴线置于画面交点处;垂直拍摄时让人物身体沿画面长边平行,增强背景融入感。
光圈控制:多人合影需缩小光圈至F5.6-F8保证景深,单人特写时可开至F2.8以下强化虚化。
总结:若需“一镜走天下”,适马18-50mmF2.8是均衡之选;追求专业画质可选索尼16-55mmF2.8G;预算有限或以单人拍摄为主时,索尼FE50mmF1.8性价比突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